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成功抢救一名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破裂患者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与麻醉科、手术部、麻醉ICU等科室齐心协力,闯过一道道鬼门关,从死神手中成功抢救一名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破裂患者。
患者是一名70岁的男性,因剧烈腹痛到当地医院就诊,当时意识模糊,处于休克状态,主动脉CTA(一种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患者患有腹主动脉瘤、双侧髂动脉瘤,左髂内动脉瘤破裂。当地医院建议患者立即转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救治。
考虑到病情危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主任李震紧急协调救治。病区主任化召辉带领团队很快做好抢救准备,并立即为患者联系多学科协作,开通急救绿色通道,麻醉科、手术室、血库及麻醉ICU迅速准备到位,从接诊到患者进入手术室仅用了半个小时。手术团队再次造影证实患者动脉瘤破裂,遂迅速用球囊封堵患者主动脉,栓塞左髂内动脉、植入覆膜支架,手术一气呵成,仅用时不到一个小时。
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但险情并未解除,一道道鬼门关依然横在患者眼前。因术前已出现失血性休克状态和腹膜后大血肿,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很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患者术后转至麻醉ICU,麻醉ICU全体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始终尽心治疗、精心护理。终于,在术后第三天,患者病情平稳,转至普通病房,后经腔内血管外科巩固治疗,顺利康复出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主任李震说,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病死率高达90%,很大一部分患者在就医途中死亡,因此,对于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治疗中更要与时间赛跑、同死神抢人。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对外周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更彰显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快速响应的绿色通道及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优势。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王梦圆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信阳市人民医院新技术上线 !胶囊内镜,让您告别“畏”镜
胃肠镜检查,在许多人心中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怕疼、不想遭“罪”、“全麻伤大脑”、“做胃镜非常痛苦”等误解让不少人对胃肠镜检查产生畏惧心理。 为满足市民朋友的健康需求,让胃肠镜检查更为便捷舒适,信阳市人民医院引进了磁控胶囊内镜技术。该技术无需插管,只需喝一杯水,吞一粒胶囊,即可实现对胃肠道的轻松检查,同时还能深入观察小肠,全程不麻醉、无痛苦,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无创的医疗服务。
- 下一篇
脑部微创技术!信阳市中心医院采用“经眉弓锁孔入路”微创切除额底肿瘤
近期,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胡声斌团队采用“经眉弓锁孔入路”成功为患者切除颅内前额底肿瘤,既完整切除了病灶,又避免了普通大切口开颅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同时减轻了手术对患者容貌与外观的影响。